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日本战后海外生活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日本战后海外生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的共同原因是什么?
(1)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1.外部因素:美国的大力援助。
2.内容因素: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,***用最先进科技和恰当的经济政策。(2) 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:因为西欧国家想加速经济发展,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 响力,不甘心在国际舞台中扮演次要角色。(3)欧盟建立的目的:为保证自己安全和国际地位,促进经济的发展。(4)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:1.二战后,美国在日本实行非军事化政策;2.美国对日本的扶植;3.日本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;4.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,发展教育和科技。(5)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:1。都得到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植;2.都大力 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,发展教育,培养人才;3。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。(6)二战后美国、日本和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:1。都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; 2.都大力***用和引进了最行进的科学技术;3.都重视发展教育,培养人才。日本战败投降后,几百万归国日本士兵如何生存?
这些日军,为国出征的时候举国欢送,被视为英雄,回来的时候,被民众视为累赘和耻辱,被老百姓嫌弃。
说他们是累赘,因为战后的日本,大中城市基本成了废墟,物资严重不足,大家都吃不饱肚子,现在又回来几百万青壮男子,除了打仗啥也不会。
说他们是耻辱,战争后期,日本不断败退,民众对战争的真相逐渐了解,尤其是战后思想解放了,这些日本兵在海外干的坏事也逐渐被更多的日本人所了解,这让死要面子的日本人感觉非常耻辱。
日本战败之后,从中国、朝鲜、东南亚、太平洋等地约有数百万日军陆续从海外回国,这其中,中国区域含台湾朝鲜日军约198万,东南亚区域72万,太平洋诸岛还残留11万人,此外,还有数十万的海军。
这几百万个累赘,就在苦闷中一个个被送回了国。
有一些反应日本士兵战后生活的照片,他们的遭遇,各不相同。
曾经的皇军向美军投来了羡慕的一瞥,在战后的日本,胜利者主宰一切。
大量的退伍士兵找不到工作,还被人看不起,在战后初期的乱世中,会打仗的他们迅速下沉到了***,打架斗殴。
面对焦土般的故乡,这个士兵很茫然,战争中,日本的大中城市基本上都被炸光了。
这个赤膊的老鬼子准备重建家园,毕竟回家了,希望总是还要有的。
这个退伍的老鬼子看起来小日子过得还是比较舒心的,闲暇之余还能看看报纸。
许多归国士兵在原来长官的带领下,参与清理城市战争废墟、城市建设等工作。
老鬼子经常跑去美军的垃圾场找吃的。如果能去美军军营里擦皮鞋,就是莫大的荣耀了。
老鬼子在沿街要饭,可能比较羞耻,还戴了眼镜。
战后日本实行配给制,海外回来的士兵也得和民众一样排队领取
这个应该是大阪师团的鬼子,比较擅长做生意,他们从一回国,就迅速在美军军营前做起了小生意。
老鬼子给美军干活,战后能有工作,已经是莫大的***了。
这个旧军人成了流动摊贩。
反观这些士兵的长官们,战争期间怂恿士兵们为***去送死,到了关键时候,连***的勇气都没有,比如东条英机。
战胜国的士兵们打败了***,成为民族国家英雄,这些***的士兵们,战争期间给别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,战争结束后能侥幸活着回国,逃脱惩罚已经算是很不错了,比起那几十万被掠往西伯利亚做苦工的关东军士兵,那些日军真是烧高香了。
自明治维新以来,靠着一次次豪赌,日本走上了强国之路,也走上了迷之自信的不归路,不顾自己的实力梦想瓜分世界,一朝梦醒,再回头,发现已被铁链锁了70多年。
回国就失业,差点都饿死!
二战时期的日本师团的兵源大都来自同一地区,类似于清朝时期的湘军、淮军的编制。如下图:
以上是日本二战时期第一到第十八师团编成时间,兵源来源和兵源补充地,都属于步兵师团。
二战结束之后,仅仅中国和苏联约有325万的日军战俘和侨民被中国遣送回国。其中中国战区(不包含东北地区)有日军投降128万,另外还有日本籍、朝鲜籍的侨民(包含日本籍侨民70万左右,韩国籍侨民6万左右)77万左右。此外,在东北地区苏联俘获的日军约有170万(包含侨民),其中60万日军战俘被押送到西伯利亚做苦力,总计日军战俘和侨民在中国就有325万之多。
自1945年11月17日开始,在天津塘沽港第一次遣送日军战俘和侨民,截止1946年8月,大部分日本战俘和侨民遣送完毕,当然在此后的几年间也有少部分战俘(包含日本侨民)被遣返日本。
由于日本各个师团的兵源大都来自一个地区,这些侨民自然而然的大都回到家乡生活和工作了,不过回国就等同于失业。
战后日本产粮自给不足,粮食价格飞涨,很多日本人处于饿死的边缘。为了避免日本8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,1946年5-10月份,美国向日本紧急援助出口了60万吨的大米和罐头等食品。虽然日本实行的是配给制,不过这个运输量基本是运到不久就吃光了!美国不得不加大对日本的粮食进口,解决燃眉之急。
由于配给制的不完善,日本的儿童深受其害,1946年12月24日,美国最新的一大批粮食运送到日本,才解决了这一问题,以至于12月24日成了日本儿童的“给食纪念日”!
要解决日本的吃饭问题、就业问题,还得从日本自身进行根本上解决。
二战后日本的经济状况和就业形势。
二战结束之后,日本全国满目疮痍,和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差不多。仅仅就1945年来讲,粮食收成是往年的三分之二,大部分日本人的吃饭都成了问题。
日本周边海域遍布日军的水雷,航运业和海洋渔业停滞;很多城市被轰炸成了废墟,大量的工人失业,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。加之几百万的日本战俘和侨民回国更加重了日本的吃饭问题,就业形式非常艰难。很多日本人当时是靠吃地瓜来果腹的。
大批回国的战俘基本处于失业状态,只有极少部分的战俘进入***体系之中,大部分则是自谋职业。在美军控制下的日本如何解决吃饭、就业问题,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大问题!
第一,按照财产征重税——分大户。
为了解决日本的饥饿和就业问题,在驻日本盟军总指挥部(麦克阿瑟为首的盟军)领导下,日本***开始了研究提高日本财政收入的一些紧急的政策措施。
1946年11月,日本通过《财产税法》。上至日本***下至普通百姓的财产都成了财产税的征收对象,所有的财产由各级***来定额,如下图:
日本皇室90%被日本***没收,剩余的10%为“国有财产”,很多华族贵族的家产自然也被征收了。这一制度的实施,消灭了日本“华族”大财阀和大地主,实行了全日本的财富再分配。这也是非常时期的非常做法,对日本经济的恢复至关重要。
第二,进行“土地改革”——还是分大户。
日本本来就是地少人多,为什么会出现大量土地处于荒芜状态?其实是因为“明治维新”以来,在日本各地形成众多的地主阶层,他们垄断了大部分的土地***。这些地主每年要租赁土地的日本普通百姓55%的收益,如果碰上灾年,基本是入不敷出的。大地主拥有土地,而很多日本普通百姓却不愿意租赁土地种植。
为了解决战后日本人的吃饭问题,日本开始进行土地再分配的过程。1946年9月,日本先后出台《自耕农创设特别措施法》、《农地调整法改正法律案》。
日本地主最多持有的土地数量由5町步减少为1町步,1町步大约合计9917平方米,约合15亩左右。地主多余的土地要么折扣财产税,要么就以***设定的价格卖出(一般比市场价格低)。此外,对出租的土地租赁费用也进行了限制,水田一般年租赁费25%(全年收益的比例),旱田15%。日本农民可以以较为公正的价格获得土地,而且土地的交易必须经过当地***的审核和批准。
经过五年的土地改革,日本的农民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1945年,自耕农比例为54%,佃农比例46%;1950年时,自耕农占比达到90%,佃农为10%。自耕农的农户由1945年的172.9万户,增加到1950年的382.2万户。日本的土地改革实现了“耕者有其田”,也使得很多人就业于农业,解决了温饱问题。而日本的“地主阶层”基本被清理出了历史舞台。
第三,日本“男主外,女主内”的家庭模式被打破,很多女性参与就业。
许多日本战俘和侨民回到日本之后大部分处于失业状态,而为了家庭的生存,很多女性都加入到就业大军之中来。如下图:
当然,在战后日本的大城市,很多女性为了谋生不得不出卖身体获取金钱养家。
据统计,在日本横滨等美军驻扎地周边,大约有7万多日本女性长期为美军提供各种服务工作。
1945年-1955年,在美国的支持下,日本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改革,使得日本经济得以恢复,不但缓解了饥饿,同时增加了就业。
尤其是在朝鲜战争时期,日本为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提供后勤支援,大量的军工产品生产以及***产品提供,使得日本的经济快速恢复。
日本是朝鲜战争中最大的受益者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战后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日本战后海外生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